“小果6元一斤,中果17元一斤,大果每斤價格在20~30元之間,還有一些精品果時租場地,通過網絡平臺能賣到60元一斤……”仲夏的熱浪為山東青島市城陽區少山社區的3000余畝蜜杏染上胭脂紅,也讓這個以杏聞名的山鄉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走在少山社區的大街小巷里,舉目皆是一個挨一個的賣杏攤位。“今年杏樹花期沒凍害影響、果子成熟期沒有大雨,產量翻了番不說,杏的甜度、果型也好,能賣上價,是個‘雙收’年!”青島少山紅杏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欒心波向記者介紹道。
地處嶗山西麓的少山社區,光照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土壤疏松肥沃,已有600余年的紅杏栽培歷史,獨特的氣候與土壤賦予了少山紅杏果大形美、皮薄肉厚、味美汁多、酸甜可口的特點,并逐年形成了大麥黃、少山紅、關爺臉、少山二號、大扁杏等10余個品種,先后獲“地理標志農產品”“名特優農產品”“上合峰會專供基地”等稱號,并于2022年成功入選山東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在青島當地,“吃杏去少山”早已成了一個仲夏時節人們無需多言的默契。
近年來,為了打好這張“杏運”牌,當地政府更是多方鏈接資源,讓少山杏這個特色產業持續做大做強。“通過紅杏采摘觀光、打造‘夏小杏’IP、聯合國內知名藝術家創作少山杏專屬包裝等方式,不斷為少山杏這塊興農招牌增色添彩。”城陽區夏莊街道鄉村振興辦茍振華介紹道。為了讓少山杏走向更廣闊的全國市場,增強消費者收貨滿意度,當地還根據1對1教學少山紅杏個大皮薄的特點,研發了拉伸網膜,讓紅杏在寄遞的過程中住上“單間”。如今,少山紅杏已成為聚人氣創增收的一張金名片。
為了方便“杏子下山”,少山社區還積極搭載互聯網平臺,與多家電商平臺網紅直播和多家物流快遞合作,讓少山紅杏電商銷售從2013年開始的年銷售7000斤到如今年銷售60萬斤。
“2021年,合作社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啟動了‘少山紅杏’標準化生產基地‘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對百年以上的古杏樹進行掛品牌保護,修建了通往果園的路,還建設了200畝產業示范園,實現紅杏種植的標準私密空間化、產品特色化和可追溯管理。”欒心波表示。
少山杏不光盈富著當地教學場地百姓的錢袋子,更從青島“遠嫁”延安,講述了一段“以果興農”的振興交流故事。2家教場地017年4月,城陽區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周宗賢到延安參加紅色教育學習時,看到梁家河村漫山遍野的杏樹,因為品種不好,果子小,口感差,只能賣杏仁,幾乎不能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效益。經過一番考察后,周宗賢與梁家河村委通力合作,開啟少山杏“遠嫁”行動——由少山社區供穗、并提供技術人員幫助嫁接,讓梁家河的三四千畝野杏樹“變身”果大、肉厚,更具經濟價值的少山紅杏“遠嫁版”。“前年梁家河還寄過一大箱杏給我們呢,大家伙兒嘗了,汁水多、味道好,果型也不小,真不孬!”周宗賢介紹,少山紅杏目前已在陜甘寧等八個省區進行示范種植,成為果樹“聯姻”謀致富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