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都、鲁中名城,栉风沐雨3000多年的山东省淄博市,近代以来又因工业而闻名,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
大潮奔涌,风云际会。2023年,这里又因一道地方美食——“淄博烧烤”而火爆出圈,成为一座更具烟火气息的夜经济之城,一座独具魅力的鲁菜名城。
而这张簇新的“美食名城”的名片背后,是淄博雄厚的农业“底子”:因“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的独特地理环境,自南向北形成了“南部生态特色农业、中部富硒高锶功能农业、中北部休闲观光农业、北部高质高效农业”的功能板块,桓台粮食、高青黑牛、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
对此,市委书记马晓磊这样解读:“淄博粮食产能强劲,果品、蔬菜、畜产品等种类多、品质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上走在前、作表率。近年来,淄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三农工作,统筹推进粮食均衡增产、产业提档升级和数字改造赋能等‘攀升行动’,聚力聚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乡村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牢记“国之大者”,实施“粮食均衡增产攀升行动”
“我们合作社有29个种粮大户,总共种了5000多亩地。我自己种了1500亩,2023年小麦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玉米也在700公斤左右。”1月18日,一场瑞雪过后,望着银装素裹的麦田,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科信合作社理事长吕茂兴满脸含笑。
无独有偶,地处桓台县索镇的瑞丰农民合作社同样收获喜人: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方的大豆亩产173.4公斤、玉米亩产618.92公斤,刷新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高产纪录;玉米攻关田经实打验收,亩产高达1006.8公斤。
从“吨粮”迈向“吨半粮”,这是桓台正在进行的新实践。早在20世纪90年代,桓台就成为了江北第一个“吨粮县”。2023年5月,淄博被列为“吨半粮”创建行动示范市,桓台作为重点实施区域,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应用场景规模化、技术模式标准化、生产方式集约化和生产过程智慧化”,打造整县域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样板。
实现均衡增产,既要发挥高产攻关的示范带动作用,更要夯实“稳面积、提产能”这个基础。这在淄博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杨旭东看来,是牢记“国之大者”的必然之义:“必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力实施‘粮食均衡增产攀升行动’。”
围绕“稳面积”,淄博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县,抓好“非粮化”地块复耕复种,2019年以来已连续实现面积、总产“只增不减”。围绕“提产能”,淄博2022年以来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5万亩包養,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开展“吨半粮片”建设,辐射带动夏粮、秋粮均衡增产……
措施到位成效足,淄博饭碗端得稳。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溯易自豪地说:“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全年收获夏粮144.9万亩、秋粮199.99万亩,总面积同比增加0.78万亩;小麦单产458.83公斤/亩,玉米单产460.01公斤/亩,同比分别增加3.79公斤/亩、9公斤/亩;总产量达148.45万吨,增幅为1.71%。”
聚焦“产业富民”,实施“产业提档升级攀升行动”
到沂源吃过苹果的人,会有一个突出印象:苹果甜而不腻,水分多,用牙一咬,有响声,可形象称为“嘎嘣脆”。核心产区中庄镇广布俗称“红山子石”的红页岩土壤,所产苹果品质最佳,当地有“中庄苹果甲天下”之说。
“嘎嘣脆”的原因在哪?2020年起,沂源请来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发现沂源90%的土壤锶含量超过国内土壤锶含量标准,且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是难得的富锶安全区。
当“沂源红苹果”遇上“中国锶都”,一枚“富锶苹果”的富民故事在沂源上演: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中农数院富锶产业研究院”,发布《沂源县水土锶资源检测普查报告》《中国富锶苹果标准》。2023年“沂源红”苹果品牌价值达149.3亿元,直接帮助果农增收4.8亿元。
走出沂源,走进博山,这里有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5万多亩猕猴桃要富民,产得好更要卖得俏。”博山区委书记路包養網德芝说,“博山先是引进鲁担产融公司500吨水分子保鲜库及智能分选线项目,又与顺丰、京东等开展电商合作,形成了猕猴桃60%通过采摘及集团采购、20%通过电商平台、20%供给收购商的多元销售模式。”
北临黄河,南依泰沂,不乏富硒富锶等土壤,给淄博带来了雄厚的“土特产”优势,如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要按照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思路,实施产业提档升级攀升行动,整合政策措施,集聚资源要素,拉长产业链条,放大富民效应。”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胜说。
——夯实产业基础。淄博梯次推进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已建设提升高青县唐坊镇等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临淄区等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高青肉牛等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富民品牌。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牌”包養发展思路,培育更多质效优、竞争力强的新品牌。全市获批省知名农产品品牌56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2个,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
——推动融合发展。培育推广“农业+”新模式,植入文化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培训等元素,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做强“独特优势”,实施“数字改造赋包養網價格能攀升行动”
博山巍然,淄水连绵,作为一座有着110多年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工业名城,淄博如今的“标准化、数智化”思维已远远不囿于工业,而是以2020年成功获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为机遇,着力打造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数字引擎”。
在高青,在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一头数字牛,价值超10万”的故事已然家喻户晓:养殖环节,每头牛都有一个耳标,记录着这头牛的月龄、转栏次数、饲料配方、防疫肉质等级等资料,通过“黑牛管家”数字平台实现实时采集和智能分析;销售环节,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消费场景指导产品研发,进行牛肉的精细化分割和全程冷链运输。
“根据消费需求,一头黑牛可开发为60多款产品,总价值超过10万元。”纽澜地公司总经理杜斌说,“我们的每一块产品都知道卖给了谁,再通过对消费者形成精准画像,反馈到前端的各环节,这便是数字赋能的力量。”
采访发现,类似的数字农场、数字果园、数字车间等,在这里早已不是个例。淄博突出粮食、苹果、蔬菜、黑牛等主导产业,数字化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农村要素资源配置优化。2021年以来,共规划实施总投资249.59亿元的数字农业项目71个,建成数字农业农村典型应用场景50包養多个。
数据的广泛获取和应用,也为农业带来了更多可能。山东农担公司淄博中心经理李皓介绍:“依托农业大数据系统,我们可以实时掌握经营主体的生产现状,分析可能的资金需求,进而实现精准获客。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与15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1.59万户农业主体提供担保贷款82.72亿元。”
走进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的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杨溯易信心满满:“淄博将全力推进云大脑、云产业、云市场、云金融、云乡村建设,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产业融合模式探索、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插上‘数智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