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尹飛虎,1954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自1976年從事農業科研工作以來,他率先在國內研發出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旱區滴灌條件下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控技術,并創建了不同區域主要大田作物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模式和標準化生產田間管理技術規程。曾獲得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獲國家專利38件。
四川、寧夏、新疆……古稀之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尹飛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長途奔波——在他的努力下,16個省份建起了試驗示范基地。他希望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
近50年來,尹飛虎從事農田水利與土壤肥料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多項創新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新疆兵團科技進步特等獎、特殊貢獻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耕層土壤鹽分下降3.1%—7.3%
“把帶有孔隙的管道鋪設于地下一定深度,使水鹽溶液隨管道排走”
1972年,18歲的尹飛虎放棄了去機關單位、學校工作的機會,從湖南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學習農業知識,4年后進入科研單位。“我出生在農村,5歲就開始下田插秧、拔草,對土地的感情已經深深刻進了我的骨子里。”尹飛虎說。
“做農業研究,必須先在田地里學習家教。”尹飛虎看到了當地農耕的難處:缺水、土壤鹽堿含量高,作物產量上不去。為了節水,只能種小麥、玉米、棉花這些旱生作物,鹽分升高了,只能種水稻壓鹽,但這會使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
為了更好地節水,尹飛虎等科研人員將目光投向了現代滴灌系統,但是當時高昂的成本讓這項技術只能應用于設施農業,無法在大田推廣。
1997年,經過科研人員努力,滴灌裝置的國產化和滴灌技術的屬地化得以實現,滴灌成本降至每畝700到800元,滴灌技術大面積應用成為可能。“現在新疆節水灌溉面積已超過6000萬畝,占播種面積的50%以上,每畝地灌溉用水節約30%以上,滴灌設備成本已經進一步下降到每畝400元左右。”尹飛虎說,農業研究和其他領域不同,要盡可能降低成本,才能讓農民真正地用起來。
節水問題解決小樹屋了,但是在干旱地區,滴灌過九宮格程是一個積鹽的過程。針對傳統滴灌技術造成的耕層土壤鹽分上升等問題,尹飛虎團隊對灌溉系統進行時租會議調整優化,研發了滴灌農田土壤鹽漬化灌排協同防控技術。
“首先是水鹽調控,我們對高頻次、每次少量的灌溉模式進行調整,減少灌溉次數、增加每次灌溉量,結合土壤深松作業,鹽分就會隨水下移。”尹飛虎介紹,“最重要的是暗管排鹽技術,把帶有孔隙的管道鋪設于地下一定深度,使水鹽溶液隨管道排走。”
經定點和抽樣測試,這項技術應用區耕層土壤鹽分下降3.1%—7.3%,棉花根冠比由0.21∶1提升到0.4∶1,有效控制和降低了滴灌田耕層土壤鹽分的積聚。
畝均節本增產30%左右
“實現水肥一體化,才能提高施肥效率”
滴灌可以節水,但如何在實現節水的同時又增產增效?要想高產,更重要的是肥料,傳統的施肥方法效率較低,還浪費肥料。“實現水肥一體化,才能提高施肥效率。”尹飛虎思考。
但難題擺在面前:常用的肥料中,磷肥難溶于水,它和雜質會堵塞滴孔,因此,要做到水肥一體化必須研發一種可溶于水的磷肥。
為此,尹飛虎跑遍磷礦豐富的云貴川等地區。為了摸清磷元素在土壤和作物中的運移規律,他將沿途收集的標本帶回實驗室做同位素實驗。由于實驗材料輻射性很強,做實驗必須穿上笨重的鉛衣,又悶又熱。作為團隊負責人,尹飛虎身體力行,經常一干就是大半天,熱得汗流浹背。
磷肥制備常用的方法有濕法和熱法兩種。濕法工藝制備的磷肥,雜質含量高,而且隨之產生的大量磷石膏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熱法制備的磷肥雜質少,水溶性好,但成本較高,一噸就要1萬多私密空間元,同時還會產生副產品——泥磷,這種副產品遇到空氣就會燃燒,處理難度大,對環境也不友好。
“如果能回收利用泥家教磷,從中提煉高純度的磷,成本就會低很多,同時還能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尹飛虎分析。探索的過程并不輕松,尹飛虎帶領團隊歷經一次次失敗,花了3年多時間,才找到泥磷的創新回收方法和工藝,回收率從70%提高到95%,成本也降至每噸約3000元。
解決了這個問題,適合滴灌系統的高水溶性復合肥于1999年問世了,由于不同地區土壤成分不同,尹飛虎又帶領團隊研發出了適應我國北方地區不同土壤條件、多種作物主要生育期專用的無機、復合含碳素等4類80多種配方的系列產品。
2009年以來,尹飛虎團隊帶著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走進河北、內蒙古、吉林等10多個省份,推廣應用于棉花、小麥、玉米、紅棗、葡萄等10多種作物種植。目前,在全國大田中的年應用面積已經達到1.3億畝,每畝可節約成本、增產30%左右。“用了這項技術,內蒙古赤峰市的玉米畝產從300多公斤增加到了近700公斤,每畝地還可節省30%到50%的肥料。”尹飛虎說,“好技術要在田間地頭真正為農民服務。”
推動灌溉施肥自動化智能化
“以前一個人管幾十畝地,現在可以管幾百上千畝地”
解決了肥料的問題,尹飛虎又將目光轉向灌溉施肥自動化、智能化,“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智能化灌溉讓種地越來越輕松。”尹飛虎說,在農業領域搞智能化,操作方法必須簡單明了,讓農民能用、會用。
目前,經過尹飛虎團隊的努力,很多地方已經實現了通過手機操作控制滴灌系統。“以前一個人管幾十畝地,現在可以管幾百上千畝地。”尹飛虎介紹。
滴灌球閥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剛開始,一個閥只能管10畝地,現在一個閥能管30—40畝地,這樣每畝地的成本就降下來了。”尹飛虎說,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某連的200畝大田里,新一代球閥已經安裝使用了4年,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
“下一步是實現全自動,通過傳感器采集信息,收到反饋后,系統根據需求自動啟動滴灌程序。”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寧夏進入示范階段,今年將在伊犁鞏留縣和石河子市等三地分別建立示范區。
“其實我所有的研究都圍繞著一件事,就是提高農民收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尹飛虎一直堅持跟農民打交道,了解他們的需求。在交流過程中,常常有農民緊緊握住尹飛虎的手表示感謝,兩雙沾滿泥土的手握在一起,心也緊緊地貼在一起。
記者手記
在田間地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立足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尹飛虎帶領團隊研發的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土壤鹽漬化灌排協同防控技術,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一條條分布在新疆戈壁上的滴灌帶,準確地為植物輸送養分,很多基礎地力差、鹽漬化程度高、產量低的田地,正在成為高產田。
“不能在田間地頭發現問題的專家是不合格的。只有在地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才能稱為農業專家。”“如果只是在實驗室擺弄瓶瓶罐罐、發幾篇論文,就認為一項技術獲得了成功,那是不可取的。”……這些話,尹飛虎常掛在嘴邊,也是他幾十年科研生涯的真實寫照。在解決水肥一體化和土壤鹽漬化問題的過程中,尹飛虎又發現了新的問題,現在正在向鹽堿水綜合利用發起挑戰。在他看來,農業技術研究沒有盡頭,只要能干,他就會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