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目:蒼虬閣日誌中的近代文藝紀事包養
堯育飛
陳曾壽(1878—1949),字仁先,自號耐寂、復志、焦庵,湖北蘄水(今浠水)巴河人。因家躲元代吳鎮所繪松圖《蒼虬圖》,故名其閣為“蒼虬閣”,所作詩匯為《蒼虬閣集》,故又以“蒼虬”之號為世所稱。
陳曾壽曾祖陳沆為嘉慶二十四年狀元,有《詩比興箋》《簡學齋詩存》行世。祖陳廷經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累官翰林院編修、山東等道監察御史、內閣侍讀學士等。父陳恩浦,科考頗蹭蹬。母周地位,有的只有遠離繁華都市的山坡上這棟破房子,還有我們母子兩人的生活,你覺得人們能從我們家得到什麼?”保珊,為漕運總督周恒祺之女,精書法。發展于簪纓之家的陳曾壽早歲頗有弘願,少年時曾自誇為狀元之才。舉進士后,陳曾壽累官刑部主事、學部主事、廣東道監察御史等。1911年以后,曾長久在清華年夜學任教,后在杭州、上海,賴授徒、鬻詩文及賣書畫為生。1924年以后,多居京津及長春,為溥儀辦事。1947年至上海,1949年去世,葬于上海漕河涇永年公墓。宗子陳邦榮,別名陳微塵,是天津名西醫。次子陳邦直,字英三,有日誌存世。
陳曾壽著作頗豐,著有《蒼虬閣詩集》《蒼虬閣詩續集》《舊月簃詞》等,編有《舊月簃詞選》等包養網,成績為世所稱。其詩歌特色,錢仲聯、錢學增所編《清詩三百首》引諸家之說,參以己意,有簡明而公允的評價:
陳三立序《蒼虬閣詩存》,謂“比世有仁先,遂使余與太夷之詩,或皆難免為傖父”。陳祖壬序,謂其詩“收支玉溪、冬郎、山谷,后山諸家,以上窺測陶、杜。志深味隱,怨而不怒”。陳衍謂其兼“韓之豪、李之婉、王之道、黃之嚴”。蓋自成其為蒼虬之詩,而分歧于并世墨守宋人一派的詩人。集中詠松、菊以及游覽山川之作,最稱杰出。南湖諸作,足與俞明震爭勝。辛亥反動以后所作,則多遺老之音。
詩歌之外,陳曾壽的詞作在近代文壇也頗有影響。陳邦炎《陳包養曾壽及其舊月簃詞》論其創作過程及藝術成績頗詳。文中曾引諸家評述,如葉恭綽云,“門廡甚年夜,寫情寓感,骨彩騫騰,并包養世殆罕儔匹,所謂文外獨盡也”等,終極以為,陳曾壽詞“自有其彪炳的意趣、獨造的境界,其所開闢的詞的審美包養範疇,有并世及前代詞家所未到者”。
盡管陳曾壽詩詞成績頗高,在文學史上的位置卻持久隱而不彰。很長一段時代,其著作并未獲得有用收拾。20包養網09年,上海古籍出書社印行張寅彭、王培軍兩位學者點校的《蒼虬閣詩集》,匯編蒼虬閣詩詞及相干評論材料,予學界以很慷慨便。
現實上,陳曾壽還有範圍較年夜的日誌存世,惜乎學界此前多不知,是以少少應用這份可貴文獻。今躲湖北省藏書樓的陳曾壽日誌共25冊,原稿順序頗為紊亂,經湖北省藏書樓任務職員仔細收拾,面孔始年夜致清楚。2021年,國度藏書樓出書社影印了陳曾壽的這部門日誌,支出《湖北省藏書樓躲底稿日誌四種》中。現存日誌記錄的時段,自宣統元年(19包養網09)八月初三日至平易近國三十六年(1947)仲春初旬日,然中心頗出缺佚。各冊稱號紛歧,有作《蒼虬閣包養日誌》者,有作《猛醒庵日誌》者等。關于各冊的基礎情形及記事起止,張劍在《湖北省藏書樓躲底稿日誌四種》一書《媒介》中縷述甚詳,且辨析第六冊后半部門為陳曾壽女婿周君適(1903—1989)日誌,茲不贅述。
因偶見曾國藩日誌,陳曾壽慨然有用慕之心。其1909年9月16日日誌云:“見《曾文正公日誌》石印樣本,字工整,無一筆潦草者,不由感嘆鼓起。自本日始,當認為法,如有中斷,非人也。”或在陳曾壽立志訂日誌的影響下,陳氏家族構成了一個日誌寫作群體。今可考者,其包養弟陳曾矩(1884—1943)、陳曾任(1888—1960)、其子陳邦直(1910—1956)、其婿周君適等均有日誌存世。
關于陳曾壽日誌的價值,除張劍《媒介》所述幾點之外,還在于它提醒了陳曾壽的畫包養網家臉孔。陳曾壽平生所繪畫作極多,早年曾印行《蒼虬畫包養集》,認為鬻畫張本。今不雅其日誌,明白記錄所繪畫作已超三千幅。僅以雷峰塔為主題的畫作,在1924年雷峰塔傾圮后的較短時光內,即繪制跨越60幅。關于陳曾壽繪事概略,筆者還有《陳曾藍玉華一愣,不由自主的重複了一句:“拳頭?”壽繪事年表》,讀者未來可參看。
日誌不唯記錄陳曾壽作畫事,還詳載其繪畫看法。如日誌第三冊云“吾學畫時,所見全國之物皆山川也。所見之山川皆筆也。用筆有鋒有腰包養網有根有正面,用腰始厚,用根始衰老,用正面始盡其妙(近人畫但用筆尖,難乎言筆矣)”,又言“凡詩文字畫,一時有一時之風尚,囿于風尚者固缺乏論,賤視近代而高語漢魏,亦外行人耳”。包養網凡此論說,在近代畫論中,足以占據一席之地。而陳曾壽的繪畫成就在那時也頗受承認。1931年3月,他曾與寶熙一道受溥儀之命,判定故宮字畫89件,以便送japan(日本)展覽。相干判定筆記,陳曾壽載于日誌,這對研討故宮主要字畫如米芾《天馬賦》、管道昇《碧瑯庵圖》等的真偽及遞躲情形,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別包養網的,陳曾壽日誌對研討近代圍棋、技擊等也有較低價值。陳曾壽弟弟陳曾則(1882—1958)為近代技擊巨匠,從包養網有名拳師“啊,你在說什麼?彩修會說什麼?”藍玉華頓時一怔,以為彩秀是被她媽給耍了。孫祿堂(1860—1933)、楊澄甫(1883—1936)受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后在上海成立致柔拳社,以授徒為生,從游者不下數千人。陳曾則雖有《太極拳術劍術答問》《八卦掌圖》等武學著作行世,但其人日常生涯及練武情況等,此前少有文獻表露,而陳曾壽日誌偶或一載,令人年夜開眼包養網界。如1947年3月2日日誌載:
寥志約為蝴蝶會,每人作菜二簋、點心一味。貽先、詢先、七弟媳、邦織侄女、邦勤侄女、邦檀侄女、邦楠侄女、邦紃侄女、祖定侄倩孫劍云(孫祿堂之女)、濮秩丞(七十八歲,甚健)及其女濮玉、病樹、珸山、小坡、熊思孝、劉承亨、陳玉奇、章國□、楊人鏡外孫、薌孫之子紹曾,共開一席。包養……楊綏后歌《捉放》。珸山拉胡琴牌子,濮玉琵琶合奏。章君凡阿林合包養奏。劍云舞純包養陽劍。濮玉練太極拳。寥志弟與邦勤侄女對劍,復與玉奇對八卦合手。玉奇轉八卦掌。
日誌所載陳曾則(寥志)召集的蝴蝶會,令人想見平易近國時代上海灘的文武嘉會。此中所涉武學巨匠孫祿堂之女孫劍云、太極拳宗師包養陳玉奇(1926—2001)等商討練習訓練情形,則是近代技擊研討的寶貴材料。此外,陳曾壽日誌還記錄了太極拳的招式等。凡此,值得相干包養網研討者留心。
至于圍棋方面,陳曾壽日誌所涉也頗多。如平易近國元年十仲春十九日日誌載:
胡蘄老約不雅弈并晚飯,有林貽書及其弟四子□□,包養年甫十五,又有顧姓者年二十,與之棋戰,顧勝,均后起之秀。另有尹耀卿、姜叫皋、王□□三人,皆上海棋會中之俊彥。吳樂山、接。 .喜孫、趙玉甫均作前人,回想京華棋會之勝,不由凄然。本日之老輩僅貽書一人。貽書為保全舊日聲譽,不輕與人對局矣。
由此可知,陳曾壽在光緒年間,曾在京師組織棋會,氣勢頗年夜。許寶蘅(1875—1961)《巢云簃日誌》平易近國包養二年四月初六日所記可證其事:
昔年包養仁先在京時,亦常作棋會,當時有定鎮平、姜叫皋、張耀山、趙玉甫、汪云峰、沈喜包養網孫諸人,繼有潘朗東、段君良,現張、趙、喜孫均已物故,都下以弈名者,推汪云包養峰第一。君良為芝泉大將之子,受業于云峰,可以方駕。
辛亥包養網鼎革以后,陳曾壽雖未再組織棋會,但對圍棋的追蹤關心并未終止。例如,日誌載有1934年吳清源(1914—2014)在長春下棋的情形。這年7月12日日誌載:“蘇堪約陪吳清源、木谷在路況銀行晚飲,予與木谷圍棋一局,受五子,負八子半。裕齋與清源對局,亦包養網受五子。”可包養補《吳清源回想錄》之闕。此外,陳曾壽家人及親朋中,愛好下圍棋者頗多,日誌多有記錄,且每及勝敗狀態。凡此,對材料稍顯匱乏的中國近代圍棋研討而言,彌足可貴。
總的來說,日誌具體記錄了陳曾壽以世家後輩經過的事況辛亥鼎革,以遺平易近成分自處的人生過程。不外,陳曾壽在詩詞、繪畫等範疇的成績,又使他在中國近代文藝占據了不成疏忽的主要位置。此外,陳曾包養網壽的師友親舊如張之洞、陳三立、沈曾植、梁鼎芬、陳寶琛、袁思亮、傅增湘、溥心畬、關絧之、趙樸初等人,又是近代史上的主要人物。由于這些緣故,陳曾壽日誌的文史價值就不克不及被相干研討者疏忽了。
(作者單元:華中科技年夜學人文學院)